臺灣十大名茶|臺灣名茶介紹
,雪霧彌漫,土壤肥沃,故所產之文山包種,茶品質特佳,馳名中外。
珍貴的文山包種,茶菁均以人工手采“青心烏龍”品種所制成的茶葉,外觀翠綠,條索緊結且自然彎曲,沖泡后茶湯水色金黃鮮艷悅目,香氣撲鼻,滋味甘潤,入口生津,侯韻無窮,且“香、濃、醇、韻、美”等五大特色,是茶中極品,深為消費者所喜好。
東方美人茶
“東方美人茶”,一般茶農俗稱“番莊烏龍”,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稱“白毫烏龍茶”;在夏茶期間茶芽受浮塵侵蝕后所采收制成一種含有特殊風味的茶,此乃烏龍茶之極品,稱之為“膨風茶”,西方飲茶人士譽之為“東方美人”,曾恭請臺灣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命名為“福壽茶”,此與目前市場上所稱之烏龍茶(半球型包種茶 )大不相同。
白毫烏龍茶是半發酵茶類中發酵程度最深的一種茶,茶葉外觀以白毫肥大,葉部呈紅、黃、綠相間,顏色鮮艷者較佳;茶湯水色明亮艷麗橙紅色,香氣聞之有天然熟果香,芬芳怡人者為貴,茶湯入口滋味濃厚,甘醇而不生澀,圓滑潤和具有刺激性,過喉徐徐生津,口中甘醇尚有回味者為上品。
白毫烏龍茶(椪風茶或福壽茶)生產地區甚廣,臺灣目前以新竹縣之北埔、峨眉、竹東及苗栗縣之頭份、頭屋(老田寮)、三灣、南莊、獅潭等地區產量較多,品質最優異。
松柏長青茶
松柏長青茶原名“埔中茶”或稱“松柏坑茶”,生產于南投縣名間鄉的松柏嶺(舊稱埔中),地屬八卦山脈的最南端,氣候涼爽,十分適合種茶;茶園多分布在200至400公尺之間的臺地,目前茶園面積達2500公頃。
松柏坑茶在臺灣的茶業發展史上開發極早,初期本區所產茶葉在內銷市場上知名度較低,銷路不易打開,以致茶農生活清苦,1975年臺灣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蒞臨巡視,對此地茶葉香郁芬芳稱贊不已,特命名為“松柏長青茶”。后又由農林廳及南投縣政府督導推動“松柏長青茶”復興計畫,逐年編列經費補助農作機器及改進茶葉生產技術,如今該茶區已進入省工機械化栽培制造,而且此地所產的茶菁葉質柔軟,加上機械化的制造使品質均一,“松柏長青茶”在國內茶葉市場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阿里山珠露茶
阿里山珠露茶,高山茶區位于阿里山山麓的石桌地區,海拔1000-1700公尺,主要品種以烏龍茶及金萱茶為主。民國75年由當時的謝副總統東閔先生提名為“阿里山珠露”,并由茶葉產銷班完成商標注冊、分級包裝和標價。
臺灣高山茶
臺灣高山茶,指以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產制的烏龍茶為主,“高山茶”并非專指某地生產的茶,而是與“平地茶”相對的概念名詞。臺灣生產高山茶的地區分布極廣,以嘉義縣與南投縣境內海拔1,000-1,400公尺的新興茶區為主。其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