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的施肥與管理技術|茶園管理標準
施用量以及是否合理搭配,都直接影響茶樹的生長發育,也直接影響茶葉的產量與質量。
例如:幼齡茶樹是樹冠和根系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對磷、鉀肥的需要量比成年茶樹高,而成年茶樹由于新梢的旺盛生長與采摘,對氮肥的需要量則比幼齡茶樹高。
目前,大部分茶園存在缺磷、鉀、鎂和鋅元素的現象。因此,根據不同類型的茶園,全年氮、磷、鉀三者的配合施用比例不同,幼齡茶園N∶P2O5∶K2O施用比例為1.5~2.0∶1∶1,成年茶園N∶P2O5∶K2O為3~4∶1∶1.5~2.0,達到茶園平衡施肥。同時,應增施有機肥,配合施用含鎂、鋅元素的肥料。
3 茶園優化施肥技術
3.1 土壤施肥
3.1.1 施肥量。具體如下:①基肥。幼齡茶園每年施農家肥7.5~15.0 t/hm2;采摘茶園每年施農家肥22.5~37.5 t/hm2,或將農家肥與化肥混合施用。②追肥。追肥以施速效氮肥為主,基肥用量少或質量差的田塊,追肥可多施一些;基肥足的田塊,追肥可少施。一般生產150 kg干毛茶,需純氮15.0~22.5 kg(尿素32~48 kg)。
3.1.2 配肥比例。具體如下:①施肥比例;室杂袡C肥為主,一般占茶園全年施肥量的40%。春、夏、秋3次追肥的比例都按40∶30∶30或50∶25∶25分配,應重施春肥。②氮、磷、鉀的配合比例。一般幼年茶園以1∶1∶1或1∶1.5∶1.5為宜,三至四年生茶園宜采用2∶1∶1或2∶2.5∶1;投產以后提高氮素的比例,以4∶2∶1或3∶2∶1較好。三要素的配合比例要因地制宜。
3.1.3 施肥時期。具體如下:
①基肥。茶樹基肥主要保證茶樹入冬以后根系活動所需要的營養,同時為翌年茶芽萌發提供養分,施用時期主要在茶樹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后立即進行,宜早不宜遲,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最遲不超過11月底。
②追肥。追肥作用主要是補充茶樹生長發育對營養元素的需要,促進生長,達到持續高產、穩產的目的,追肥有催芽肥和夏秋肥之分。催芽肥于開春之后施用,可促使茶芽早發、多發、齊發和壯發。
因此,施肥要及時,茶樹經過春茶的旺長和采摘之后,勢必要消耗茶樹體內大量營養物質,只有及時補充,才能保證夏秋茶正常生長[3]。春茶結束時,應及時進行第2次追肥,夏茶結束后進行第3次追肥。
3.1.4 施肥次數。茶樹全年萌發4~5輪新梢,生長期較長。因此,除施基肥外,還要施3~4次追肥。
3.1.5 施肥方法。具體如下:①施肥位置。茶園施肥要相對集中,幼齡茶園要穴施或點施,成齡茶園從茶叢蓬面垂直向下(茶樹上方)開溝施肥,以防肥料流失。②施肥深度;室钍,一般成齡茶園深施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