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推動六堡茶產業發展:“僑銷”變“俏銷”
一品六堡,天下梧茶”。近日,“茶船古道·新絲路”梧州六堡茶行銷全球首站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茶與咖啡博覽會舉行,來自東南亞地區200多家茶葉公司及經銷商入駐,梧州市代表團的五家龍頭企業與外國茶葉經銷商簽訂意向銷售合約折合人民幣近億元。
追溯歷史,早在兩百多年前,梧州人就裝滿六堡茶沿著西江走出珠三角,到達馬來西亞等東南亞乃至日本、北美等國家和地區,六堡茶也成為當地熱門“僑銷茶”。今天,歷史的航道有了嶄新的坐標,這條歷史積淀深厚、充滿傳奇故事的“茶船古道”,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再次“揚起新帆”。
得力的措施需要正確的認識。梧州市委書記黃俊華指出:“六堡茶產業既是一產,同時也‘接二連三’。要樹立六堡茶全產業鏈發展理念,以六堡茶為核心,加大招商引資和業態培育力度,進一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動力。”
那么,梧州市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讓六堡茶從地方特色產品發展成了如今的大產業,使其得以立足廣西,俏銷全球?記者深入采訪,探求其中茶產業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
品質保證科技先行
六堡茶因產自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而得名,當記者站在六堡鎮的茶園里,遠遠望見一排排茶樹玉帶般掩映在薄霧中,春風拂過,茶葉擠出的嫩芽,一片翠綠,沁人心脾。
“除了生態茶園種植以外,梧州還是富硒土壤,這里種茶非常有利于健康養生。”77歲的六堡茶“活字典”郭維深向記者如數家珍般介紹,六堡茶屬黑茶類,具有“紅、濃、陳、醇”的品質特征,還帶有獨特的檳榔香味,早在清朝嘉慶年間,六堡茶入選中國24個名茶之列,飲譽海外,其“祛濕消瘴”的功效受到海外華人的青睞,成為當地熱門“僑銷茶”,也是當地華人化解鄉愁的信物。
“我們種茶、制茶都有嚴格標準,盡可能保持傳統風味品質。”蒼梧縣六堡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譚愛云說。
“面對六堡茶近年在市場的走俏,六堡茶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品質優先,以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品質需求。”梧州市茶產業發展辦主任唐云凱介紹,為了對六堡茶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梧州已經面向茶農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政府還專門成立了六堡茶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確保六堡茶產品達到安全標準。
除此以外,關于六堡茶生產標準也取得重大突破。據介紹,去年梧州六堡茶標準體系建設取得了新突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國家標準,并于今年1月正式實施。
“梧州對六堡茶種植地區正進行土壤檢測,從科學上提前做好六堡茶茶園種植規劃,同時開展茶樹良種選育和良種茶苗繁育工作,推廣應用六堡茶生產的良種良法。”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長馬士成說,通過組建六堡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