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打響脫貧攻堅戰 黑茶成片區扶貧中堅
近日,國家科技進步獎《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科技成果推廣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由安化縣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蔣躍登主持,中共安化縣委書記熊哲文介紹了安化黑茶產業發展情況,項目專家組組長劉仲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介紹了安化黑茶產業發展最新研究成果。
湖南安化黑茶的異軍突起,也吸引了更多專家、學者的關注。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雪峰山區試驗站在安化建立,湖南農業大學創建的“國家新農村研究中心安化黑茶研究院”正式掛牌運行,順天然安化黑茶健康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這些科研平臺的搭建為安化黑茶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2016年,劉仲華教授領銜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是中國茶業界的最高榮譽;2016年安化黑茶累計申請國家專利260項,其中發明專利40項。無論是站在單一產業還是整體茶行業的角度看,都可以說是成果斐然,進一步促進了安化黑茶品牌價值的提升和銷售市場的拓展。
“一業興百業旺”。安化黑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種茶、制茶、茶藝、物流、包裝、旅游等產業的迅猛發展,全縣有35萬人從事與茶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僅勞務收入就在30億元以上。同時,政府每年整合資金2億元以上扶持茶葉專業合作社、家庭茶場、茶莊園等新型農業主體參與產業扶貧,幫助數萬貧困人口脫貧解困。
近年來,安化縣將堅定不移走產業富民強縣之路,以“擴基地、強企業、樹品牌、提品質、拓市場、重監管”為抓手,引領安化黑茶產業“健康、大眾、安全、便捷”新常態,以黑茶產業成就大山深處的致富夢。據介紹,安化正朝著茶園面積40萬畝、綜合產值300億元以上、年稅收10億元、帶動區域40萬人就業的目標邁進,將安化打造成為世界黑茶之都。
近年來,中共安化縣委、安化縣人民政府致力于“綠色崛起”,積極探索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的切合點,安化黑茶產業逐步發展成為區域內規模最大、品牌最響、綜合效益最高、帶動能力最強、從業人員最多的富民主導產業,廣泛吸納貧困農戶進入產業鏈,使貧困人口真正參與發展進程、共享發展成果。安化黑茶產業作為安化縣實施精準扶貧的主導產業,不僅惠及108萬安化人民,而且成為輻射1000多萬人口的湖南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戰的中堅力量。
數據顯示,2016年,安化縣實現茶葉加工量6.5萬噸、綜合產值125億元,榮登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榜首,連續五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前四強,黑茶產量連續十年全國第一。安化黑茶產業對縣域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巨大,2016年茶行業稅收達2億元,連續四年稅收過億元,成為全國茶業稅收第一縣。
安化縣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脈中段,資水中游,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總人口108萬,是集山區、庫區和革命老區于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試點縣。(作者:伍策 一丁,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