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鐵觀音審評技術的方法|鐵觀音鑒賞
茶葉是飲用品,直接進入口腹中,可得到美感的享受,同時刺激了大腦的神經,也攝入了一些健康物質,如茶多酚、維生素、咖啡堿、氨基酸、礦物質等。
為了正確審評滋味,在評茶前不宜吃強烈刺激性食物或飲料,保持味覺靈敏度。嘗滋味時,茶湯溫度要適宜,一般為50-55℃,入口茶湯每次以4-6毫升為宜,少則淡薄,多即濃雜。茶湯入口后稍為停頓,即用舌尖把茶湯攪動,使其充分接觸口腔各部位,更能在各部位體現不同感覺。如舌尖對溫度敏感,易為甜味所興奮;舌中對鮮爽度判斷較靈敏;舌的兩側是酸味和咸味感受區;舌心舌根易感受苦味,舌根對滋潤回甘分辨最清楚。
第一次沖泡品嘗滋味時,由于本次刺激感強,要判別香型、地域味、濃醇度、飽滿度、異雜味;第二次沖泡品嘗滋味時,要判明品種、類型、音韻、鮮爽、回甘;第三次沖泡品嘗滋味時,應判明持久性、耐泡性、酸甜味,并三次綜合評定。同時,嘗滋味時,還應參照其他項目,如季節、氣候、地域、品種、做青方法,注意是否有添加劑的感覺。
(六)評葉底
鐵觀音茶葉底可以較直觀、較深入地評定茶葉,作為前幾個審評因素的補充和確認。評葉底分為三個步驟:
1、嗅余香:鐵觀音茶有自然的蘭花香或其它香型。茶葉沖泡后仍有香氣物質結合在葉底中,葉底有余香則說明繼續沖泡時仍有香氣。嗅評葉底香氣可先熱嗅,稍后再冷嗅。
2、看葉底:把沖泡后的葉底倒入葉底盤中,看葉底的色澤、嫩度,再用手壓摸,然后分辨葉底發白度,即發醇充足、茶葉柔軟。
3、洗葉底:在葉底盤中加水沖洗葉底,觀察如下內容:
①“發酵”變色程度,以轉為黃綠色,葉子柔軟肥厚為佳;
②紅邊紅點,以呈現鮮紅色為好,說明茶葉中茶黃素保留多、香氣高;
③品種純度,是否都為鐵觀音品種;
④勻整度,以葉張肥厚完整均勻為好。
⑤品質缺點,如病蟲斑塊,發酵不一致,傷紅條紅筋等,綜合分析成因,以指導生產、初制、拼配、加工。
詳解鐵觀音審評技術的方法
鐵觀音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