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紅茶的誕生及發展簡史|滇紅茶歷史
1938年12月6日,民國政府中央經濟部與云南省經濟委員會合資,創建云南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旨在順寧開發紅茶生產,取道滇越、滇緬出口換匯。
1939年1月,馮紹裘受派任順寧實驗茶廠廠長。之后,在昆明云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設計制茶機械圖樣,委托資源委員會中央機械制造廠和云南五金廠趕造。隨即在順寧縣城東門外征田選定廠址,顧員施工,辦茶農子弟紅茶制造短期培訓班;4月,馮紹裘親自設計制造三筒式手揉茶機40臺,除廠內留用10臺外,其余被茶農搶購一空;6月在順寧城郊安石村設置臨時毛茶制造分廠,派技術員吳國英率技工前往制茶;8月,開始用干燥機烘茶,用腳踏揉茶機制茶,從此,順寧實驗茶廠拉開了機械制茶的帷幕。當年籌建與產制同時迸進,批量生產功夫紅茶17.4噸。首批云南功夫紅茶生產出來后,借鑒國內其它紅茶產品多以產地命名,同時又想借早晚紅云喻意其中,故定名“云紅”,運交民國政府中央財政部貿易委員會設在香港的富華公司轉銷倫敦;每磅以八百便士高價出售,創國際紅茶市場價格新高。
1940年4月9日,云南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采納眾意,借云南簡稱“滇”之典故,又借巍巍西山龍門之下早晚霞映紅的滇池一水,遂將“云紅”更名“滇紅”,從此,“滇紅”名冠全球,云南省屬地州市無論先后建成的精制紅茶茶廠,除廠家名稱區別外,產品均以“滇紅”貫名,一直沿用到今?梢远ㄕ,“滇紅”這個無形資產,身價過億,它是云南茶葉產品中受國內外公認,至今最有名的品牌之一。
1940年9月,思茅佛海(今勐海)茶廠建立,除生產緊茶、園茶等產品外,開始生產功夫紅茶。
1942年3月,云南省茶葉公司為擴大貨源,責成順寧實驗茶廠籌建緬寧(今臨滄)、雙江購制所,所址選在緬寧博尚街。
1944年11月,順寧實驗茶廠指派工人李春芳押運實物,參加全省工礦展覽會,送展實物有:萎凋簾、攤笆、單、雙動揉茶機、三筒式揉茶機、分篩機、發酵箱、烘茶機、烘籠、焙心、篩子、簸箕、茶籮、茶箱、風車和41張照片,各類紅、綠茶標本等。
20世紀40年代末期,由于太平洋戰爭暴發,戰火延伸到東南亞各國;1942年日本侵略者攻占騰沖、龍陵,戰火紛飛,“滇紅”原往緬甸外運的出路受阻,外銷紅茶被迫緊縮。1942年7月馮紹裘奉命撤走后,吳國英于1945年10月受命于危難之中,一肩挑起了順寧茶廠第二任廠長的重擔。任期內,他爬山涉水,協助茶農籌建初制所217個,為“滇紅”生產基地的打造,奠定了基礎。他在長期鉆研、探索的實踐中,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難,善于鑒別、品評茶葉品質和發現制造上的技術問題,只要用鼻子一聞,就知道紅茶生產進入了哪道工序,存在什么問題及原因,因此,順寧茶廠擁有的這個吳大鼻子,成了云南茶界的一個“活寶”。
1949年4月3日,在云縣結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