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沱茶集團的故事集:又見彩虹
金慶等一班人奔走四方,調查摸底,了解方方面面的情況。“你們的茶葉消費者都說好,但是現在茶價大幅下跌,我們搞經銷的賠不起!”重慶、廣東、寧夏等地的經銷商們向陳國風一行反映。陳總當即表態:“我們回去研究之后,會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復。”回公司后,企業研究制定了新的價格重組戰略,調整了產品結構,實行了分品種包銷。為了激勵員工,下關 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價公司制定了大手筆的、自建廠以來力度最大的銷售獎勵措施。一些老經銷商聽說公司茶已恢復正常生產,個個欣喜不已。他們對下關 沱茶的鐘愛始終沒有改變,訂單又紛紛飛向公司。正確的決策力挽狂瀾,2010年,下關 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較好的業績。“人努力,品牌幫忙”,這是陳總對企業能從2007年的生死線上走出來的深情總結——下關 沱茶這個百年品牌,始終是企業之魂,是企業最堅實的基石。
其實,下關 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能在山重水復中再現柳暗花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企業里一批批出類拔萃的人才層出不窮,其中的突出代表是現任副總經理褚九云。他是來自怒江邊的傈僳族,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機械制茶專業,思想敏銳,敢闖敢干。他曾參與構建廠里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把企業從經驗型、傳統型的管理模式提升到現代管理層面,擔任副總經理后,他主管生產,建立了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出口創匯居全省第一,為企業在波瀾壯闊的商海中贏得主動作出了貢獻。他還連任三屆大理州人大常委會委員,是中國民主建國會大理州委主委。
經歷了2007年那場刻骨銘心的風雨之后的下關 沱茶集團,又見到了絢麗的彩虹。他們靠什么?靠痛定思痛之后的冷靜與清醒,靠通過深入的市場調查之后的科學決策,靠拓展市場的創新精神,靠不斷完善的管理制度,靠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的團隊精神。采訪中,上海籍的倉管負責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他的妻子2000年退休后回上海照顧正在那里讀書的孩子,從此他們夫妻二人便成了牛郎織女。他因工作忙一直不曾去上海探親,公司便在2010年給他特批了一個月的探親假,讓他和家人團聚,還為他報銷了往返機票。“公司這樣關心職工,我們能不盡心盡力么?”這位倉管員動情地說。
好一個“盡心盡力”!領導盡心盡力,職工盡心盡力;盡心盡力地開拓創新,盡心盡力地打造品牌,盡心盡力地讓百年經典的下關 沱茶再添異彩。這,就是下關 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動力所在,希望所在。
如今,下關 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嶄新的藍圖已經繪就。2011年3月11月,位于銀橋鎮的新廠區主體工程開始動工興建。培育大市場,做強品牌,引進層次人才,與專業院所及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等等一系列戰略正在有序實施。“我們公司是兩個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的企業之一,當年成功地進行了茶葉降脂研究,得到國內外茶業界的高度評價。進一步搞好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基地的建設,充分發揮它的潛在作用,企業的發展必將前程似錦。”陳總無比自信地說,公司的其他領導也一致無比自信地說。
歷史正在證明,無限美好的明天屬于已越過險峻關隘、重振雄風的下關 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我們深信,經歷過風雨的下關 沱茶,必將歷久彌香,經典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