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歷史傳承
地后,便形成了云南特有的大葉種后發酵茶,其獨特的陳香和濃醇的滋味受到各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
現在銷量最大,傳播最廣的是現代普洱 茶,也就是采用人工渥堆技術生產的普洱 茶。
1973年,當時昆明茶廠的廠長吳啟英首先進行普洱 熟茶研制,并于1974年率先在昆明茶廠試制成功了“普洱 熟茶的渥堆發酵技術”。1975年昆明茶廠開始了普洱 熟茶的批量生產。與此同時吳啟英將這一技術推廣到勐海茶廠、下關茶廠、普洱 茶廠,1979年在全云南省的茶廠推廣。
從此,云南的普洱 熟茶進入市場,由于吳啟英渥堆技術的科技性、安全性,產品受到港澳市場的歡迎,并逐步取代了廣東的“發水茶”。云南普洱 茶的發展因此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新階段——現代普洱 茶。
云南省標準計量局于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 茶的定義:“普洱 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后發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緊壓茶!鄙鲜鲇腥齻方面的界定:一是云南省一定區域內的大葉種茶;二是陽光干燥方式;三是經過后發酵加工。云南普洱 茶的感官要求:其外型色澤褐紅或略帶灰白,呈豬肝色,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房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