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禪是人生高境界|范增平
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德國大學者Wilhelm von Humboldt說:「教養」是一個人的重要資產,是精神內涵的很高境界,值得每一個人傾畢生之力去追求。他又說:努力提升教養的結果便是個人品質的提升,個人品質的提升能讓整個社會優質化!附甜B」意指「個人內在精神的塑造與充實完好,具有廣泛的知識、品味、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善惡的判斷力,外在表現彬彬有禮,言行舉止得體,內心良善」。
近年以來,社會風氣上下交爭利,有一味追求物慾享受的現象,腐敗不法的情況層出不窮,家庭教育功能日漸式微,學校單位又肩負沉重的「教育改革」重擔,忽略教養的重要性,以致人際合作、互信的基礎喪失,精神文明向下沉淪,動搖了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礎。在今天這個網路盛行、資訊爆炸、知識變革的數位時代,一個人能做什麼努力成為「有教養」的人,如何力挽狂瀾,是全民應該面對的問題。
加強教養的品格教育,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在中、小學校推動以學習茶藝禮儀來促進品德教育,融品德教育于茶藝活動中,是具體而微的工作。茶藝的范疇很廣泛,包涵了茶藝的精神與文化、茶藝禮儀、沖泡茶的技術、茶葉的相關知識、茶園的觀光休閒、茶藝的哲學、茶藝空間設計、以及茶藝的相關藝術等,這些表達茶藝生動活潑的知識透過階段性的教育學習,有趣地融入于社會生活,在領悟其中的美妙之際,直達事物的核心,變成為個人的教養,形成「探討茶藝知識,以善化人心;體驗茶藝生活,以淨化社會;研究茶藝美學,以美化人生;發揮茶藝精神,以文化世界!蛊犯窠逃粌H限于學校的責任,還應該包括家庭、社區等全社會共同努力。
在金融海嘯來臨之際,舉世滔滔之時,人們最需要的是心靈安定,人文的反思,一個人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懂得「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也有明辨是非的大腦,禁得起誘惑的人,就是有教養的人。茶人必須是有教養的人,茶人也是社會的君子,君子是社會的典范人物,其所以是典范人物,就在于他有教養。真正的茶人必須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有教養是茶人應該有的生活風格,是茶人很重要的品格之一。我們期盼文化規范受到重視,茶藝有茶藝的規范,大家循著規范來做茶事,尊重倫理,按照道理,讓教養成為茶人的品格,成為社會多數人的目標,每一位茶人都是有教養的人,都是真正的茶人,實現「茶禪一味」的最具體表現,成為人生的高境界。
人生的高境界可以下列幾項來說明:
(一)以無為有:
喝茶的道具越簡單越好,徒爭飲茶器皿的昂貴與否,是不合喝茶藝術的原則的。
(二)以退為進:
生活在競爭強烈的時代,人人都想出人致勝,制敵機先,打得頭破血流,卻不懂得謙虛為懷,處處順讓的道理。宋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三)以小為大: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腳踏實地,把「小」事當做「大」事來辦,安于本份來做,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就。
(四)以假當真
人生是一個真真假假的過程,何時應當以「假」為「真」,何時應當以「真」為「假」,須憑智慧方能靈活運用。
【注解】:
1、老人茶是1970年代末,茶藝發展起來之前,一些在樹下、廟前、河邊等地,時常有三、五朋友聚集一起喝茶,尤其是老人或已經退休的人員以小茶壺、小茶杯泡茶品飲;因為,絕大多數是老人們,所以社會上就稱這些以小茶壺、小茶杯泡茶品飲為「老人茶」。
2、《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系本草學著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本草,在此以前如詩經、山海經,雖亦有關于藥物的記載,但都不是藥學專書,但由于年代久遠,《神農本草經》的作者及著作時期,到目前為止,尚無定論。所稱神農的名字,是后人的所假託。但成書于東漢,并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總結、搜集、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此已經是醫學史界比較公認的結論。該書總結了戰國時期的許多用藥經驗,經秦漢醫家不斷地抄錄增補而成。
本書共分三卷,載藥三六五種(除去重複十八種,實數三四七種)按照藥物功用,分成上、中、下三品,根據本書序例上所說:上品一二○為君,能補養、無毒,可以多服久服;中品一二○種,為臣,能治病補虛,無毒或有毒,斟酌使用;下品一二五種,為佐使,專主治病,能除寒熱邪氣破積聚,多毒,不可久服。其中所載藥物,大部份切合實用,并記載病名一七○種,以及序例中關于用法、配伍、製劑、禁忌等的簡要說明,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同時也奠定了我國藥物的基礎,后世醫家,都在它的基礎上不斷地加以補充和發展。原著已于唐代初年失傳,現今流傳的輯本有多種,其中清代孫星衍、孫馮翼輯本流行較廣,森立之輯本考證較詳。今有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複本!渡褶r本草經》與《神農本草》同一本書。
3、唐貞元二十一年(804年),日本派遣「入唐請益天臺法華宗還學生」入唐,其中有一位日本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叫最澄。最澄幼年出家,受戒之后,于臨石城高雄寺講天臺教義。在此之前,中國佛教天臺宗的教義已傳入日本,然卻經典不全,致使思想不太系統,無法展開,最澄于國內講天臺教義時認識到了這一問題,遂不畏艱辛,遠渡重洋來到了中國。最澄和尚 (767-822),是日本天臺宗的祖師,據傳,805年帶回中國的茶籽,種植于比睿山麓,在日吉神社旁邊,之后成為日本最古的茶園。
4、 «百丈清規» 的原文已經不存,以 «百丈清規» 為范本而寫作的 «禪苑清規»是宋代崇寧二年 (1103年) 宗賾所寫,此書第一卷就有「赴茶湯之約」說明禪茶禮節,第五卷和第六卷詳論了茶的「點煎法」,此為宋以后禪宗寺院之普遍的茶禪生活之一例。
5、嬉皮(HIPPIES),指的是50年代末出現的一批年輕人,以行爲乖僻、著裝怪異的生活習性來表現他們的個性,以此公然反抗當時的道德,藉以表現自我,排斥固有的社會習俗和慣例的人。到60年代末就出現了 HIPPY 即是今天我們所周知的“嬉皮”。
茶禪是人生高境界
范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