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易武與普洱茶的歷史和現在
重開“東和祥”的主意最早是高義平提出來的,高義平想邀約相熟的同鄉同事衛關發一起來干。據衛關發回憶,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幾年里,易武茶廠因為經營不善,欠賬很多,最終在1999年因改制被龍生集團收購,衛關發從茶廠出來后以種地為生。這個時候高義平來勸說衛關發兩家人一起做茶。“我們兩家都有茶園,當時說是茶廠其實也就是又當老板又當小工的家庭作坊。”截至當時,“東和祥”已經有半個多世紀沒有經營茶葉了。在“東和祥”的后人高義平想要重開“老店”時才驚奇地發現,老茶號“東和祥”已經被德國一家紡織廠注冊成了商標,百年老茶號只好塵封歷史,改名“抱樸軒”茶廠。
就這樣,兩個家庭四個人開始了家庭小作坊的茶葉加工,湊錢買了石磨等加工工具就開始加工,一年的產量僅為2噸左右。為了推銷產品,他們兩人帶上全手工的茶制品,上景洪、到昆明參加各種茶葉展銷會和博覽會,沒有展位就在展銷會現場推銷,這樣“拙實”的推銷還真為茶葉帶來了銷路,也讓他們的產品讓人熟知。
“易武茶區現在已經追不上勐?h了,現在的茶廠規模都比較小。”如今的易武“抱樸軒”茶廠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家庭小作坊,現在衛關發和高義平也開始培養他們的兒子到廠工作,但是衛關發承認,現在易武的茶廠還是以小規模的家庭式為主,短期內已經不能和勐海相比了,但是易武的不少老茶號也都還是當地的金字招牌。
在易武的眾多老字號金字招牌中,還有一個叫“車順號”的品牌。
如果不是為了從別人手中搶回被搶注的“車順號”品牌,車順號第五代傳人車智潔如今或許不會是一個茶商。而現在,他已經將自己祖上創下的老字號品牌重新發揚光大,成為易武當地最有影響的品牌之一。
車家和茶的淵源由來已久。相傳在200年前的某一天,清朝道光皇帝在品完從邊陲易武送來的茶葉之后龍顏大悅,連贊此茶“湯清純、味厚釅、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遂賜“瑞貢天朝”牌匾,這個牌匾是目前中國茶葉史上皇帝賜予的唯一保存完好的匾額。而當年給道光皇帝送茶的人車順來正是車順號的創始人。
在200年以后普洱 茶逐漸開始出現熱潮時,“車順號”的第四代傳人已經沒有做茶。但是“瑞貢天朝”牌匾依然在老家保留著,包括車智潔在內的很多車家后人在小時候都見過這個牌匾。由于當時的普洱 茶在臺灣、廣州等地已經悄然興起,不少茶商得知車家這段做茶的輝煌歷史后,紛紛來到易武找到車家觀看“瑞貢天朝”牌匾。“瑞貢天朝”牌匾成了讓別人拍照的道具,照一次相收費25元,車家還因此獲利不少。當時,車家的第五代傳人車智潔正在德宏等地做邊貿生意。
在2005年左右,“車順號”、“瑞貢天朝”的商標遭到別人的搶注,車智潔決定跳出來。當時兩個商標還在公示期間,車智潔立即提出了異議,并最終“搶”回了商標。
在車氏家族中與他同輩且享有繼承權的有20多個人,此前車智潔就找過他們,希望大家一起來做,但是沒人愿意。于是車智潔就找到了家族還在世的第四代的8位長輩,讓長輩委托他來做御用貢茶老字號的第五代傳人。車智杰為此還將委托書拿到公證處進行了公證,也就是說他才是御用貢茶老字號的第五代傳人。在獲得了繼承權后,車智潔代表家族爭回了“車順號”的老字號招牌。如今,車智潔的“車順號”集團化夢想已經運作。
據衛關發介紹,易武目前有中小茶廠(企)40余家,其中易武“抱樸軒”、“陳昌號”、“鄭家梁子”等發展較好,但是規模不大。雖然沒有像勐海茶廠的“大益”和下關茶廠的“下關沱茶”一樣叫得響的龍頭茶企和品牌,但是衛關發認為,在中國的普洱 茶市場,直到現在,只有易武和“大益”是左右普洱 茶價格漲跌的重要因素。